石达开,太平天国的名将,被誉为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。虽然他仅活了短短32年,但在这短暂的一生中顺策略,他完成了无数的壮举,留下了轰轰烈烈的传奇。
年仅16岁时,他便投身革命,19岁时就已经是万军的统帅,20岁封王,而32岁时,他却在成都英勇就义。尽管最终他的事业未能成功,他死于敌人之手,但他始终是敌人既恨又敬的存在。
左宗棠这位桀骜不驯的将领曾评价石达开:“贼之宗主,无所畏忌。”曾国藩,虽然痛恨太平军,却也对他有过高度评价,认为他具有“将才之风”。而负责执行石达开死刑的骆秉章也曾称他是“长毛贼中最狡猾善战者”。甚至连负责行刑的刽子手,在看到石达开那锐利如刀的眼神时,心中不禁生出惭愧,最终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心理压力而发疯,最终死于街头。
展开剩余82%那么,石达开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?为何连执行他死刑的刽子手也为之震撼?
石达开出生在广西贵县的一个富裕农家庭。虽然家境富庶,但他的财富大多是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积累起来的。年仅十岁时,他便失去了父亲,肩负起照料家庭的重担。除了务农,他还经商,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让他磨练出了非凡的才干。
石达开的兴趣十分广泛,不仅热爱读书,尤其对《孙子兵法》有着浓厚的兴趣,他在武艺上也有不小的天赋。作为当地知名的拳师,他的武技已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,传说他可以通过三拳将一块石碑打碎。通过这些经历,石达开培养出了极强的胆略与智慧,并积累了广泛的人脉。同时,他也深刻体会到了贫民百姓的艰难生活,逐渐形成了他义字当头的情感基础。
在晚清政权腐败、民众疾苦的背景下,石达开始反感当时的社会体制,他曾带领当地百姓抗议向官府纳粮,还曾组织农民反抗地主占据水渠的行为。因而他获得了百姓的广泛支持,迅速声名远扬。这也引起了正在筹备反清起义的洪秀全和冯云山的关注,冯云山特地前来邀请石达开加入“拜上帝会”。石达开心中早有推翻清朝的雄心,于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革命队伍。
石达开如虎添翼,他捐出所有家产,组织起了4000人的队伍,成为太平军的主力之一。1851年,金田起义爆发后,太平天国成立,石达开被任命为左军主将,晋封为翼王。从此,他与清政府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在太平军中,石达开不仅武艺高强,更具战略眼光,他屡屡担当先锋,率领军队攻城略地。1852年起,每次大战中,他都身先士卒,打桂林、攻长沙、围武昌、下金陵,他与清军的数百次交锋中,几乎无一败绩。由于他的勇猛,清军称他为“石敢当”。
1853年,石达开与清军大将向荣在湘江展开激战,最终全歼向荣的军队。石达开当时年仅22岁,他坦言:“当时我害怕极了”顺策略,但他的英勇事迹却令敌军闻风丧胆。随后的西征之旅,石达开屡次与曾国藩的湘军交锋,屡次取得胜利,给曾国藩带来了沉重打击。
1855年,石达开在九江大败曾国藩,甚至令曾国藩心情崩溃,几乎投水自尽。九江之战成为曾国藩心中一大耻辱,他甚至在奏折中写道:“每逢春风怒号,寸心欲断”,他的情绪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。
1856年,石达开再次大败湘军,此次战役令曾国藩陷入困境,几乎陷入绝境,若不是石达开被调回天京支援,曾国藩几乎就此覆灭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1856年爆发的“天京事变”彻底改变了石达开的命运。事变发生后,石达开返回天京,痛斥屠杀无辜的行为,但不幸被北王韦昌辉视为威胁,最终遭到背叛。石达开绝望地逃离天京,却失去了所有亲人。之后,他再次起兵反抗,虽然深得民心,却因为洪秀全的猜忌而被迫停职,最终选择了离开天京。
此后,失去太平天国的支持,石达开的战绩渐渐平淡,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势。直到1863年,他最终在大渡河迎来了自己的一生终点。身陷绝境时,他选择投降清朝以保全部下,尽管这种决定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耻辱。
然而,石达开的投降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。清军将他俘虏,判处极刑——凌迟3000刀。这种极其残酷的刑罚令石达开遭受了无尽的痛苦,但他始终未曾发出一声哀号,直到鲜血尽流,死于非命。观刑的百姓为之动容,纷纷称其为“奇男子”。
石达开死后,执行行刑的刽子手余宝,因为内心深感愧疚与惧怕,最终在两个月后发疯,死于街头。他的痛苦和愧疚,或许正是源自石达开那锐利的眼神,那种在生死之间依然无畏的精神。
石达开被后人称为“最完美的农民起义领袖”,这并非偶然。他不仅有着不凡的才智、勇气和领导力,更有着为理想不惜一切的决心。他为太平天国付出了所有,财富、家人、生命,直到最后,心中依然惦记着跟随他战斗的兄弟们。他在面临投降与背叛时,依然选择为了大家而做出最痛苦的决定,这份忠诚与决绝,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。
发布于:天津市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